SEI 的價格為什麼上漲?
摘要
Sei (SEI) 在過去24小時內上漲了0.62%,表現略遜於整體加密貨幣市場(+1.67%),但延續了5.89%的週漲幅。主要推動因素包括:
- 實體資產(RWA)合作夥伴關係 — Ondo與Securitize的整合顯示機構採用趨勢。
- 技術面突破 — 多頭圖表形態與流動性變化。
- 亞洲市場擴展 — 日本與韓國的成長及ETF申請激勵市場情緒。
深度解析
1. 實體資產採用(利多影響)
概述: 10月2日,Sei宣布Ondo Finance與Securitize—掌控超過50%美國國債代幣化市場的兩大機構—正在其網絡上構建服務(Binance News)。這使Sei成為機構級實體資產的結算層。
意義: 代幣化國債(目前市場規模約1.2兆美元)需要高速且合規的區塊鏈。Sei專注於低延遲交易,且近期獲得日本與韓國的監管批准,具備成為重要競爭者的條件。實體資產活動增加,可能推動SEI作為抵押品或手續費代幣的需求。
關注重點: Ondo的USDY(收益型穩定幣)部署時間表及Sei上的總鎖倉價值(TVL)成長。
2. 技術面動能(影響混合)
概述: SEI於10月2日重新站上50日均線($0.2998),分析師指出若能守住$0.272,可能有25%漲幅至$0.36(AMBCrypto)。日線相對強弱指標(RSI)為54.64,顯示動能中性,但布林帶收窄暗示波動性將提升。
意義: 短線交易者對$0.27–$0.30區間的突破做出反應,但MACD柱狀圖數值偏低(+0.00016)顯示多頭信心有限。主要清算點集中在$0.293(上方)與$0.27(下方),可能左右近期走勢。
關鍵觀察價位: 若收盤價突破$0.30(現價約$0.295),可能引發買盤動能。
3. 亞洲市場成長(利多影響)
概述: Sei已獲日本交易所上市(Binance Japan、OKX Japan),並在韓國交易量排名前三。其EVM相容性吸引了從Solana與Sui轉移的開發者(Decrypt)。
意義: 亞洲約佔全球加密交易量的60%。日本的監管明確性與韓國DeFi及遊戲產業的蓬勃發展,為SEI的採用帶來有利條件。21Shares的ETF申請(預計2026年決定)則提供長期上漲潛力。
結論
SEI過去24小時的上漲反映了策略性實體資產整合、技術面交易活動及亞洲機構市場的推動,儘管宏觀經濟中的ETF審核延遲與鏈上訊號不一,仍使市場情緒趨於謹慎。
關鍵觀察點: SEI能否在比特幣主導地位上升(58.23%)的背景下守住$0.29?請持續關注$0.30阻力位及懷俄明州WYST穩定幣試點的最新進展,以掌握未來走向。
哪些因素可能影響未來的 SEI 價格?
摘要
SEI 在技術動能與機構支持之間取得平衡。
- Giga 升級(2025 年第四季) — 50 倍的 EVM 吞吐量有望吸引更多開發者。
- ETF 申請與監管動態 —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(SEC)延遲審核,與懷俄明州 WYST 穩定幣試點計畫形成對比。
- 機構代幣化 — Ondo 與 Securitize 控制美國代幣化國債市場的 50%。
深度解析
1. 技術升級與生態系統成長(看多因素)
概述:
Sei 計畫在 2025 年底完成「Giga 升級」,目標達到每秒 20 萬筆交易(TPS)及低於 400 毫秒的交易最終確認時間,提升去中心化金融(DeFi)和遊戲應用的擴展性。最新數據顯示,Sei 的總鎖倉價值(TVL)月增 31%,達到 6.82 億美元,9 月份去中心化交易所(DEX)交易量達 100 億美元(資料來源:DefiLlama)。
意義:
更高的交易吞吐量有助於 SEI 成為高頻交易應用的中心,進而提升其原生代幣的需求。歷史經驗顯示,像 Solana 的 Firedancer 升級若伴隨使用者採用,通常會帶動價格上漲。
2. 監管推動與 ETF 風險(影響混合)
概述:
懷俄明州選擇 SEI 作為其 WYST 穩定幣試點(2025 年 7 月),提升了 SEI 在機構間的信譽。不過,美國 SEC 已延遲超過 100 項加密貨幣 ETF 的審核,包括 21Shares 申請的 SEI ETF,原因與美國政府關門有關(資料來源:AMBCrypto)。
意義:
州級的採用(如 WYST)可能帶動實用性需求,但 ETF 審核延遲可能限制短期投機性上漲。若 SEI ETF 在 2026 年獲批,可能會帶來類似比特幣 2024 年 ETF 推動的流動性激增。
3. 機構代幣化與競爭態勢(多空並存)
概述:
Ondo Finance 與 Securitize 控制了美國代幣化國債市場約 50%,並選擇在 SEI 平台上開發,利用其高速交易優勢進行實體資產(RWA)結算。但競爭對手如 Solana 和 Sui 也瞄準此市場,且擁有相似的 TPS 表現。
意義:
SEI 的 EVM 相容性有助於吸引以太坊開發者,但若無法將每日 180 萬筆交易量持續擴大,可能會被競爭者超越(資料來源:Binance News)。
結論
SEI 的價格走勢將取決於其技術路線圖的實現進度,以及 ETF 審核的不確定性和實體資產採用情況。Giga 升級與懷俄明州合作是看多的推手,但 SEC 延遲與第一層區塊鏈競爭則帶來風險。建議持續關注第四季升級進展與 ETF 審核時間表,觀察 SEI 的機構資金流入是否能超越代幣解鎖的供應壓力。
人們對 SEI 有什麼看法?
簡要摘要
Sei 社群正熱烈討論技術性反彈能否超越看跌的跌破壓力,以下是目前的熱門話題:
- 看漲反轉訊號 與 $0.30 支撐位的爭奪戰 互相角力
- 機構資金動能 透過 ETF 申請及懷俄明州穩定幣試點逐步累積
- Giga 升級熱潮 激發關於 SEI Layer-1 競爭力的討論
深入解析
1. @gemxbt_agent:接近 $0.29 的看漲反轉訊號呈現混合
"RSI 從超賣區回升,MACD 出現看漲交叉——短期可能有上漲動能"
– @gemxbt_agent(28.3 萬粉絲 · 120 萬曝光 · 2025 年 8 月 24 日 19:01 UTC)
查看原文貼文
解讀: SEI 在測試 $0.29 支撐時,技術指標呈現矛盾訊號——MACD 看漲交叉暗示有反彈潛力,但若無法守住 $0.30,可能引發連鎖式清算風險。
2. CoinMarketCap 社群:跌破 $0.30 支撐看跌
"空單策略:進場價 $0.3020–$0.3035,目標價 $0.2970–$0.2880,若多頭無法收復 $0.3050"
– CMC 分析師(已驗證 · 2025 年 7 月 30 日 13:21 UTC)
查看原文貼文
解讀: SEI 跌破心理關卡 $0.30 具看跌風險,可能觸發停損賣壓,但 RSI 超賣(35.16)顯示價格波動仍有空間。
3. @Kaffchad:鏈上數據被低估,看漲信號明顯
“$6.8 億美元 TVL 歷史新高 + 20 萬 TPS Giga 升級,市值僅 18 億美元——供應衝擊即將來臨?”
– @Kaffchad(8.9 萬粉絲 · 65 萬曝光 · 2025 年 9 月 23 日 09:22 UTC)
查看原文貼文
解讀: 從長期角度看,SEI 生態系統日交易量達 180 萬筆,加上機構採用(ETF 申請),相較於競爭對手如 Solana,估值仍偏低,具備上升空間。
結論
對於 SEI 的看法目前呈現 分歧,短期技術面風險與基本面成長並存。看跌交易者鎖定 $0.28–$0.29 的跌破區間,而多頭則看好懷俄明州穩定幣試點(預計 10 月 17 日前有最終決定)及 Giga 升級帶來的 20 萬 TPS 吞吐量,作為重新評價的催化劑。請密切關注 $0.30 支撐位,若能週線收盤站上,將有助確認看漲反轉;反之,則可能進一步修正。
SEI 的最新消息是什麼?
簡要重點
Sei 正乘著機構採用浪潮與技術動能快速發展。以下是最新消息:
- 真實世界資產(RWA)巨頭加入 Sei(2025年10月2日) — Ondo Finance 與 Securitize 擴大 Sei 在代幣化資產領域的影響力。
- 技術面突破顯示上漲信號(2025年10月2日) — 分析師指出 $0.27 支撐位關鍵,有望帶動超過 25% 的漲幅。
- 亞洲擴展以合規為基礎(2025年10月1日) — Sei 獲得日本監管批准,並在韓國交易量居領先地位。
深入解析
1. 真實世界資產(RWA)巨頭加入 Sei(2025年10月2日)
概述:
根據 Sei 網絡在 X(前 Twitter)的公告,管理著 6.85 億美元代幣化美國國債的 Ondo Finance 與主要 RWA 發行商 Securitize 正在 Sei 平台上擴展合作。兩者合計掌控超過 50% 的代幣化美國國債市場份額。
意義:
這對 SEI 非常利好,證明 Sei 作為機構級結算層的定位獲得認可。代幣化真實世界資產是加密領域增長最快的部分,預計到 2030 年市場規模將達到 16 兆美元(參考 Binance)。
2. 技術面突破顯示上漲信號(2025年10月2日)
概述:
SEI 價格反彈 5% 至 $0.2887,成功守住 $0.27 支撐位。分析師指出,2025 年第二季出現類似技術形態後,價格曾上漲 120%。關鍵的清算區間分別在 $0.27(支撐)與 $0.293(阻力)。
意義:
目前價格走勢偏中性至看漲。若能持續站穩 $0.272 以上,目標價可望達到 $0.36,但在 $0.27 附近約有 427 萬美元的多頭清算,顯示短期波動風險仍存(參考 AMBCrypto)。
3. 亞洲擴展以合規為基礎(2025年10月1日)
概述:
Sei 於 2024 年取得日本交易所牌照,得以在 Binance Japan 與 OKX Japan 上架交易。在韓國,儘管總鎖倉價值(TVL)低於競爭對手,Sei 仍以交易量排名前三。
意義:
這對長期發展非常有利。日本嚴格的牌照制度形成監管護城河,而韓國的交易活躍度(每日用戶數常超越 Solana)顯示出強勁的零售市場吸引力(參考 Decrypt)。
結論
Sei 同時聚焦機構級真實世界資產基礎設施與亞洲合規市場,展現獨特優勢。儘管短期在 $0.30 阻力位面臨挑戰,未來能否克服 10 月份 ETF 延遲帶來的影響,並憑藉合規優勢推動下一波成長,值得持續關注。
SEI 的路線圖上的下一步是什麼?
摘要
Sei 的發展路線圖聚焦於擴展基礎設施與生態系統合作夥伴關係:
- Giga 升級(2025 年第 4 季) – 目標達到 20 萬筆交易每秒(TPS)及 400 毫秒以下的交易最終確認時間。
- 與 Kindred 的 AI 整合(2025 年 10 月) – 涉及 25 個以上的知識產權(IP)及超過 1 億用戶的覆蓋。
- 亞洲生態系統擴展(持續進行中) – 在韓國及其他地區建立策略合作。
- 機構級穩定幣發展(2025 年) – 推出 AUSD0 和 WYST 試點計畫。
- 去中心化科學(DeSci)計畫(2025 年) – 6,500 萬美元的開放科學基金支持去中心化科學研究。
深度解析
1. Giga 升級(2025 年第 4 季)
概述:
Giga 升級旨在透過 Autobahn 共識機制的平行區塊處理,將 Sei 的 EVM 性能提升至 20 萬 TPS,並將交易最終確認時間縮短至 400 毫秒以下。這將使 Sei 成為高頻交易及 AI 代理經濟的領先平台。
意義:
對 SEI 來說是利多,因為這解決了擴展性瓶頸,有望吸引以太坊開發者及機構交易者。不過,若 Layer 2 競爭者如 Solana 或 Aptos 採用速度更快,執行風險仍存在(參考 CoinMarketCap)。
2. 與 Kindred 的 AI 整合(2025 年 10 月)
概述:
Sei 與 Kindred AI 合作,利用超過 25 個遊戲及知識產權,推出面向消費者的 AI 應用。該合作目標是進入預計到 2026 年將達 2,000 億美元規模的 AI 驅動經濟。
意義:
偏中性至利多 — AI 整合有助於用戶增長,但實際採用程度取決於開發者的參與度。合作尚未公布具體產品時間表,存在不確定性(參考 X post)。
3. 亞洲生態系統擴展(持續進行中)
概述:
Sei 發展基金會(SDF)透過韓國區塊鏈週等活動,深化與韓國及其他地區的合作,並與 Chainlink 合作。Sei Street Team 計畫提供 25 萬美元資金,支持全球社區大使。
意義:
對網絡效應有利,亞洲約佔全球加密貨幣交易量的 40%。但中國等市場的監管挑戰可能會拖慢進展(參考 Sei Blog)。
4. 機構級穩定幣發展(2025 年)
概述:
由 State Street 和 VanEck 支持的企業級穩定幣 AUSD0 已在 Sei 上線。懷俄明州的 WYST 試點(於 2025 年 7 月完成)展示了 Sei 在公共部門合規方面的準備。
意義:
對流動性和機構採用是利多。穩定幣目前佔 Sei 6.8 億美元總鎖倉價值(TVL)的 35%,有助於降低波動風險(參考 CoinDesk)。
5. 去中心化科學(DeSci)計畫(2025 年)
概述:
Sapien Capital 推出的 6,500 萬美元開放科學基金 I,由 David Stefanich 擔任顧問,旨在建立基於 Sei 的去中心化科學協議,重點包括研究資金代幣化及數據共享。
意義:
高風險高回報 — DeSci 領域仍處於起步階段,但與 Sei 推動真實世界資產(RWA)代幣化的願景相符。成功關鍵在於學術界與產業界的支持(參考 Sei Blog)。
結論
Sei 的路線圖兼顧技術升級(Giga)、生態系統擴展(亞洲/DeSci)與機構採用(穩定幣)。儘管有多項利多因素,仍需關注升級後 EVM 開發者的活躍度及穩定幣資金流入。Sei 能否在保持去中心化的同時,超越 Layer 2 解決方案的速度?
SEI 的代碼庫中有什麼最新的更新?
摘要
Sei 的程式碼庫顯示出活躍的工具開發與基礎建設升級,核心協議穩定性被優先考量,並未進行重大變動。
- EVM 互操作工具(2025 年 7 月 3 日) – 強化以太坊與 Cosmos 跨鏈互動的函式庫。
- Giga 升級發布(2025 年 7 月 16 日) – 透過 Autobahn 共識實現平行區塊,達到 20 萬 TPS。
- 持續的開發活動(2025 年 9 月 4 日) – 自 2023 年以來有 4,900 多次提交,2025 年開發速度加快。
深入解析
1. EVM 互操作工具(2025 年 7 月 3 日)
概述: sei-js 單一程式庫新增了多個函式庫,讓 Sei 的平行環境能無縫整合以太坊虛擬機(EVM)。其中包含符合 EIP-6963 標準的錢包解決方案,橋接 Cosmos 與以太坊生態系。
開發者現在可以在 Sei 上部署 EVM 智能合約,並享有原生的跨鏈互操作性,降低跨鏈障礙。此更新符合 Sei 的混合架構策略,既保留 Cosmos SDK 的相容性,也吸引以太坊開發者加入。
意義: 對 SEI 來說是利多,因為降低了以太坊開發者在 Sei 上開發的門檻,有助擴大其去中心化金融(DeFi)和遊戲生態系。更快的跨鏈交易速度也可能提升用戶採用率。
(來源)
2. Giga 升級發布(2025 年 7 月 16 日)
概述: Giga 升級引入了透過 Autobahn 共識實現的平行區塊處理,目標達成每秒 20 萬筆交易(TPS)和低於 400 毫秒的最終確認時間。此升級徹底改造了 Sei 的執行層,優先支援 EVM 相容性。
此升級完成了 Sei 從 Cosmos SDK 向以 EVM 為核心架構的轉型,目標是與 Solana 的高吞吐量競爭,同時保持以太坊開發者的熟悉感。
意義: 對 SEI 來說屬中性影響——技術能力提升,但採用率仍取決於以太坊開發者是否願意遷移。20 萬 TPS 的性能標竿讓 Sei 成為高效能的 Layer 1 區塊鏈,但實際應用仍需觀察。
(來源)
3. 持續的開發活動(2025 年 9 月 4 日)
概述: Sei 的 GitHub 自 2023 年以來有超過 4,900 次程式碼提交,2025 年的活動較去年同期成長 58%。近期重點在 EVM 工具(命令列介面架構)、預編譯合約優化及節點穩定性修補。
雖然核心協議(sei-chain)的提交在主網上線後有所減緩,但輔助程式庫如 sei-js 和測試網工具仍保持活躍。
意義: 對 SEI 是利多,因為持續的程式碼提交顯示團隊長期投入。但自 2023 年以來缺乏重大協議升級,也讓人質疑其創新速度是否能追上競爭鏈。
(來源)
結論
Sei 近期更新強調以太坊相容性與擴展性,但生態系成長仍是支撐其 18 億美元估值的關鍵。Giga 升級的實際吞吐量與開發者採用率將是觀察重點:Sei 能否利用技術優勢,在 Layer 2 網絡主導 EVM 擴展前,成功吸引旗艦級去中心化應用上線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