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RT 的價格為什麼上漲?
簡要重點
The Graph (GRT) 在過去24小時內上漲了2.25%,與其過去一週下跌19.6%的趨勢形成背離。這波上漲與整體加密貨幣市場上漲2.31%相呼應,主要受到以下三大因素推動:
- Grayscale AI 基金納入 — GRT 被加入 Grayscale 的去中心化 AI 基金,提升了市場能見度。
- 技術面超賣反彈 — 相對強弱指標(RSI)降至28,顯示短期有反彈潛力。
- 跨鏈動能推升 — Chainlink CCIP 預計於2025年5月整合,持續帶動實用性期待。
深入分析
1. Grayscale AI 基金調整(利多影響)
概述: 10月3日,Grayscale 將 Story (IP) 加入其去中心化 AI 基金,同時將 GRT 權重提升至6.2%(詳見 Grayscale)。該基金目前持有 NEAR、Bittensor 和 Render,將 GRT 與其他專注於 AI 的代幣並列。
意義: 被納入受監管的投資產品,如 Grayscale 基金,通常能吸引機構資金。雖然 GRT 在 AI 領域的角色較為間接(主要是為 AI 代理提供資料索引服務),但此調整強化了其作為去中心化 AI 基礎設施的定位。
關注重點: 需持續觀察 Grayscale AI 基金調整後的資金流入情況,資產規模增加可能代表需求穩定。
2. 技術面超賣反彈(影響混合)
概述: GRT 的14日 RSI 在10月12日降至28.34,接近超賣區域(≤30)。價格從0.066美元反彈至0.0679美元,儘管 MACD 指標為負(-0.005),且0.083美元的指數移動平均線(EMA)形成阻力。
意義: 短期交易者常在資產超賣時買入,但成交量在過去24小時內下降65%,顯示買盤信心不足。200日 EMA(約0.106美元)仍是確認趨勢反轉的重要阻力位。
3. 透過 Chainlink CCIP 實現跨鏈應用(利多催化劑)
概述: 今年5月,Chainlink 的跨鏈通訊協議 CCIP 使 GRT 能在 Solana、Arbitrum 和 Base 等多條鏈間轉移(詳見 Chainlink)。開發者現可建立跨鏈質押及查詢費用系統。
意義: 多鏈互通性擴大了 GRT 的應用場景,理論上會提升網路需求。不過,目前跨鏈總鎖倉量(TVL)等採用數據仍偏低,價格走勢仍具投機性質。
結論
GRT 近期24小時的上漲主要受超賣技術反彈、Grayscale 的支持,以及市場對跨鏈功能的期待所推動。然而,成交量疲弱及持續的宏觀利空(過去30天下跌31%)仍需謹慎看待。關鍵觀察點: GRT 是否能守住7天簡單移動平均線(約0.0769美元),以確認趨勢轉折?
哪些因素可能影響未來的 GRT 價格?
摘要
The Graph 的價格面臨來自 AI 採用、跨鏈發展與市場逆風的混合訊號。
- AI 與數據需求 — 整合至 AI 驅動的生態系統可能提升實用性。
- 跨鏈擴展 — 與 Chainlink CCIP 的整合或將增強 GRT 的流動性。
- 宏觀風險 — 整體加密貨幣市場的恐懼情緒及比特幣主導地位對山寨幣造成壓力。
深度解析
1. AI 驅動的採用(看漲影響)
概述:
The Graph 正逐漸成為 AI 代理需要即時區塊鏈數據的關鍵基礎設施。近期合作案,例如被納入 Grayscale 的去中心化 AI 基金(佔比 6.2%),顯示機構投資者的認可。推出的 AI 專用工具如 MCP(Modular Control Protocol),讓 AI 模型能透過 GRT 支持的子圖查詢鏈上數據。
意義:
隨著 AI 採用增加,GRT 作為數據查詢的支付代幣需求可能提升。例如,Bittensor 和 Story (IP) 等項目已利用 The Graph 支持 AI/機器學習工作流程,推動網絡活躍度。不過,來自 Google Cloud 的 Blockchain Node Engine 等集中式替代方案仍具競爭風險。
2. 透過 CCIP 的跨鏈流動性(影響混合)
概述:
The Graph 與 Chainlink 的 CCIP 整合,使 GRT 能在 Solana、Arbitrum 和 Base 等鏈間轉移。這可能開啟跨鏈質押與手續費支付,擴大 GRT 的應用範圍。
意義:
更佳的互操作性或能吸引開發者打造多鏈 dApp,增加 GRT 的交易需求。但此功能的成功依賴橋接基礎設施的順利部署,若出現延遲或技術問題,可能影響市場情緒。
3. 市場情緒與宏觀風險(看跌影響)
概述:
過去 30 天內,GRT 價格下跌約 31%,反映整體加密市場低迷(恐懼與貪婪指數:31)。比特幣主導率達 58.86%,美國公債收益率上升,資金流向比特幣,減少對山寨幣的支持。
意義:
短期價格走勢可能仍受宏觀趨勢牽動。GRT 的相對強弱指標(RSI)為 21.4,顯示超賣,但能否回升取決於整體市場穩定。若跌破 0.06 美元,可能引發進一步拋售,目標支撐位在 0.053 美元的費波納奇水平。
結論
The Graph 的價格走勢很可能取決於 AI 採用的動能與宏觀逆風的較量。持續關注跨鏈功能與 AI 應用的進展,這些因素或能抵銷看跌情緒。關鍵問題: 2025 年第四季計劃推出的 SQL 驅動數據引擎,能否在市場波動中加速開發者採用?
人們對 GRT 有什麼看法?
摘要
關於 The Graph (GRT) 的討論在謹慎交易與看好基礎建設之間搖擺。以下是目前的熱門趨勢:
- 交易者關注 $0.09 美元作為關鍵支撐位
- Chainlink CCIP 整合激發跨鏈樂觀情緒
- 幣安上架提升流動性信心
深度解析
1. @CoinMarketCap:橫盤震盪考驗耐心 中性
「GRT 價格為 $0.0914(+0.22%)– 買方守住 $0.0900 支撐,但動能疲弱,顯示盤整格局。需突破 $0.0920–$0.0930 區間才能回升。」
– CoinMarketCap 社群(2025 年 8 月 19 日 09:21 UTC)
查看原文
意涵說明: 短期走勢中性,交易者等待明確的價格走向,$0.0890–$0.0950 是關鍵區間。
2. @graphprotocol:跨鏈未來成形 看多
「GRT 現已透過 Chainlink CCIP 連接 Solana、Arbitrum 和 Base,實現跨鏈質押與查詢費用功能。」
– @graphprotocol(2025 年 8 月 15 日 14:20 UTC · 12.1K 次曝光)
查看原文
意涵說明: 基礎設施擴展利多,成功部署將提升 GRT 在多鏈去中心化應用(dApps)中的重要角色。
3. @Binance:USDC 交易對帶來流動性提升 混合訊號
GRT/USDC 於幣安上架(2025 年 7 月 21 日)時,交易量反而下降 17.7%,目前日均交易額約為 4,779 萬美元。
– 幣安公告(2025 年 7 月 21 日 08:30 UTC)
查看原文
意涵說明: 訊號混合,雖然交易門檻降低,但交易量反應平淡,顯示交易者熱情有限。
結論
市場對 The Graph (GRT) 的看法呈現分歧,一方面基礎設施發展強勁,另一方面價格表現疲軟。透過 Chainlink CCIP(自 2025 年 5 月起運行)實現的跨鏈功能,讓 GRT 成為 Web3 資料骨幹,但在整體市場不確定性下,交易者仍保持謹慎。值得關注的是第四季的查詢量能否超越第二季的 110 億次,這是衡量 GRT 採用度與價值的重要指標。
GRT 的最新消息是什麼?
摘要
The Graph 正在面對市場波動的挑戰,同時獲得機構採用和監管支持。以下是最新動態:
- Grayscale 將 GRT 納入 AI 基金(2025年10月9日) — GRT 在第三季調整後被納入 Grayscale 的去中心化 AI 基金。
-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(SEC)支持 DePIN 項目(2025年9月30日) — 委員 Hester Peirce 表示像 GRT 這類 DePIN 代幣不屬於證券。
深度解析
1. Grayscale 將 GRT 納入 AI 基金(2025年10月9日)
概述:
Grayscale 在 2025 年第三季調整中,將 GRT 以 6.2% 權重加入其去中心化 AI 基金,並在 DeFi 基金中剔除 MakerDAO,同時將 Story(IP)加入 AI 投資組合。這顯示機構投資者開始認可 GRT 在 AI 驅動的區塊鏈數據索引領域的重要角色。
意義:
這對 GRT 是利多消息,因為 Grayscale 管理的 1610 億美元 ETF 資產規模代表機構對 AI 加密資產需求增加。被納入被動型基金通常能提升流動性和市場能見度,儘管今年以來 GRT 價格因整體山寨幣疲弱而下跌約 31%。(參考來源:crypto.news)
2. SEC 支持 DePIN 項目(2025年9月30日)
概述:
SEC 委員 Hester Peirce 明確表示,若 DePIN 代幣如 GRT 是用來激勵網絡參與而非純粹追求利潤,則不屬於證券。SEC 也對 DePIN 項目 DoubleZero 發出無執法行動信函,降低合規壓力。
意義:
這對 GRT 來說屬中性偏多的消息。雖然不是直接背書,但監管上的明確態度降低了去中心化基礎設施項目的法律風險。GRT 在數據索引上的實用性符合 SEC 的功能型代幣框架,有助吸引較為謹慎的機構資金。 (參考來源:CoinGape)
結論
The Graph 透過 Grayscale 的 AI 基金和監管支持,正逐步獲得機構青睞,但宏觀經濟逆風及山寨幣拋售限制了上漲空間。GRT 在 AI 和數據索引領域的專長,能否在第四季超越整體加密市場波動,值得持續關注。
GRT 的路線圖上的下一步是什麼?
簡要重點
The Graph 的開發持續推進,達成以下重要里程碑:
- 透過 CCIP 實現跨鏈質押(2025 年第 4 季) — 支援在 Arbitrum、Base 與 Solana 之間轉移及質押 GRT。
- Graph Assistant 啟動(2026 年) — 提供自然語言介面,讓用戶無需編碼即可查詢區塊鏈資料。
- SQL 驅動資料引擎(2026 年) — 擴展索引效率,滿足企業級分析需求。
深入解析
1. 透過 CCIP 實現跨鏈質押(2025 年第 4 季)
概述:
The Graph 將整合 Chainlink 的跨鏈互操作協議(CCIP),使 GRT 能在 Solana、Arbitrum 和 Base 之間自由轉移與質押。此升級目標是統一 GRT 在跨鏈委託、查詢費用支付及治理上的應用 (Chainlink)。
意義:
- 利多:強化 GRT 在多鏈生態系的應用場景,可能吸引更多跨鏈開發者需求。
- 風險:若橋接基礎設施部署遇技術挑戰,可能導致進度延遲。
2. Graph Assistant 啟動(2026 年)
概述:
The Graph 將推出自然語言介面(Beta 版),用戶可透過簡單語句查詢區塊鏈資料,無需撰寫程式碼。此功能基於 The Graph 於 2025 年 7 月發布的 Token API 與 MCP AI 代理技術 (The Graph)。
意義:
- 利多:降低使用門檻,讓非技術用戶也能輕鬆存取鏈上資料,促進 GRT 的普及。
- 中性:成效取決於 AI 模型的準確度及與現有子圖的整合程度。
3. SQL 驅動資料引擎(2026 年)
概述:
計畫支援 SQL 查詢語言,以提升大規模資料分析效率,目標用戶為機構級應用,如即時 DeFi 儀表板與 AI 訓練資料集。
意義:
- 利多:將 GRT 打造成企業級區塊鏈分析基礎設施,符合實體資產代幣化與 AI 發展趨勢。
- 風險:面臨集中式資料服務商(如 Dune Analytics)競爭,可能限制採用率。
結論
The Graph 正積極推動跨鏈互操作性、AI 驅動工具與企業級資料解決方案,鞏固其作為 Web3 資料層的關鍵地位。雖然技術執行與市場接受度仍是關鍵變數,但這些里程碑有望為 GRT 開啟新的需求管道。開發者將多快接受 SQL 與 AI 整合,取代現有工作流程,值得持續關注。
GRT 的代碼庫中有什麼最新的更新?
摘要
The Graph 在 2025 年第三季進行了重要的基礎設施升級與生態系統擴展。
- Heimdall v2 Helm 部署(2025 年 7 月) — 為節點運營者簡化 Kubernetes 的設置流程。
- Token API Beta 第四版(2025 年 7 月) — 新增對 Solana SPL 代幣及 Uniswap V4 價格資訊的支援。
- 資料擷取效能測試(2025 年 7 月) — 比較 RisingWave 與 ClickHouse 在可擴展資料管線上的表現。
詳細說明
1. Heimdall v2 Helm 部署(2025 年 7 月)
概述: 透過 Kubernetes 簡化 The Graph 索引基礎設施的部署,降低節點運營者的設置難度。
此次更新引入了 Heimdall v2 的 Helm charts,Heimdall 是索引與查詢的核心組件。更新包含預設的監控配置(Prometheus/Grafana),並升級了 proxyd(v0.6.15)、Erigon(v3.0.15)及 graph-node 等相依套件。這些改進提升了節點的穩定性,並加強與 Arbitrum 等 EVM 鏈的相容性。
意義: 對 GRT 短期影響中性,但長期看多,因為更簡便的節點部署有助吸引更多索引者,強化網路韌性。(來源)
2. Token API Beta 第四版(2025 年 7 月)
概述: 擴展多鏈代幣資料存取,特別針對 Solana 和 Avalanche 的開發者。
此版本新增了 Solana SPL 代幣轉帳、交換事件及代幣帳戶餘額查詢,並涵蓋 Avalanche 的 NFT 與代幣資料。此外,整合了 Uniswap V4 的 OHLC 價格資訊,並標準化 API 輸出格式,提升開發者使用體驗的一致性。
意義: 對 GRT 看多,因為更廣泛的代幣資料應用將增加 DeFi 與錢包應用的查詢需求。(來源)
3. 資料擷取效能測試(2025 年 7 月)
概述: 評估可擴展的即時區塊鏈資料處理架構。
團隊比較了 RisingWave(串流資料庫)與 ClickHouse(分析資料庫)在資料擷取模式上的吞吐量與延遲表現。初步結果顯示 RisingWave 在處理大量子串流資料時效率較佳,有望降低索引成本。
意義: 影響介於中性至看多之間,優化的資料管線可提升查詢速度並降低索引者的營運成本。(來源)
結論
The Graph 2025 年 7 月的更新重點在於基礎設施的可擴展性(Heimdall v2)與開發者工具(Token API),符合其作為 Web3 資料層的定位。雖然這些改變尚未扭轉 GRT 今年以來下跌 38% 的價格趨勢,但強化了多鏈採用的基本面。未來若 RisingWave 的效能提升能轉化為更低的查詢費用與更高的網路使用率,將對生態系統帶來正面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