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ootstrap
Trading Non Stop
ar | bg | cz | dk | de | el | en | es | fi | fr | in | hu | id | it | ja | kr | nl | no | pl | br | ro | ru | sk | sv | th | tr | uk | ur | vn | zh | zh-tw |

哪些因素可能影響未來的 USDe 價格?

摘要

USDe 的美元掛鉤面臨收益創新與系統性風險的拉鋸戰。

  1. 監管審查(看跌影響) — 歐盟近期行動凸顯合成模型的合規風險。
  2. 收益可持續性(影響混合) — 資金費率波動可能動搖 USDe 5% 年化收益率的基礎。
  3. 交易所整合(看漲影響) — 幣安與 Kraken 上市擴大流動性與機構採用。

深入解析

1. 監管審查(看跌影響)

概述:
德國金融監管機構 BaFin 要求 USDe 在 2025 年 6 月前提出贖回計畫(BaFin),凍結了歐盟內價值 56 億美元的業務。雖然問題已解決,但此舉為 MiCA 框架下的合成穩定幣設定了先例。美國 GENIUS 法案禁止帶有收益的穩定幣(如 USDC),間接利好 USDe,但同時也帶來更多監管關注。

意涵:
監管收緊可能限制 USDe 在歐盟及歐洲經濟區的擴展,儘管像 Ethena(英屬維京群島註冊)等離岸實體可部分緩解風險。長期來看,符合 MiCA 的規範可能要求調整儲備資產,對抵押率造成壓力。

2. 收益可持續性(影響混合)

概述:
USDe 的 5% 年化收益率主要來自 stETH 的 3–4% 收益與 ETH 永續合約的 6–8% 資金費率。然而,2025 年 10 月市場崩盤期間,資金費率轉為負值,導致 USDe 在幣安短暫脫鉤至 0.65 美元(Yahoo Finance)。

意涵:
持續的負資金費率可能耗盡 Ethena 6600 萬美元的保險基金,迫使收益率下調或重新調整抵押品。反之,在牛市中資金費率高企(如 2024 年曾達 113% 年化),則可能吸引更多資金流入。

3. 交易所整合(看漲影響)

概述:
幣安於 2025 年 9 月將 USDe 納入可產生收益的抵押品,帶來 32 億美元的中心化交易所資金流入。Kraken 於同月在美國上市,UR Global 於 10 月推出 Mastercard 整合,擴大了零售用戶的接觸面。

意涵:
中心化交易所的採用提升了流動性(24 小時交易量達 1.69 億美元)及作為保證金抵押品的實用性,但依賴幣安的預言機在清算時曾引發掛鉤不穩。轉向 Aave 等去中心化金融平台(總鎖倉價值 40 億美元)可望降低系統性風險。

結論

USDe 的掛鉤穩定性取決於收益機制與監管及流動性風險的平衡。雖然交易所擴張與合成收益需求是推動力,但在黑天鵝事件中,協議過度抵押(101.38%)仍是關鍵。USDe 的混合模式能否在利率波動中超越傳統穩定幣? 建議持續關注每週資金費率及 BaFin 對 MiCA 的執行情況。


人們對 USDe 有什麼看法?

摘要

USDe 乘著收益熱潮和交易所掛牌的浪潮,但類似 UST 的風險疑慮仍在耳邊低語。以下是目前的熱門話題:

  1. 幣安掛牌推動 ENA 價格飆升12% — 但崩盤期間的技術故障引發恐慌。
  2. 超過10%的年化收益率吸引數十億資金 — 批評者指出其依賴波動劇烈的資金利率。
  3. 市值突破120億美元大關 — 但在脫鉤後供應量下跌15%掩蓋了這一成就。

深度解析

1. @kerimcalender:幣安掛牌激發多頭動能 🚀

「Binance 即將上架 Ethena USDe……持有 $ENA 的人很開心」
– @kerimcalender(12.3K 粉絲 · 48K 曝光 · 2025-09-09 07:01 UTC)
查看原文貼文
意義解讀: 幣安擁有 2.8 億用戶,掛牌有助於推動 USDe 的採用率。儘管 ENA 價格在 9 月 9 日掛牌後飆升 12%,但 10 月 11 日因預言機更新失誤導致的 35% 脫鉤,價格部分回落(詳見幣安新聞)。

2. @Moomsxxx:中心化交易所供應量達 40 億美元 — USDe 持續搶占 USDC 市場 📈

「幣安上的 USDe 年化收益率 8%,超越貨幣市場基金……生態系統正逐漸選擇 USDe 取代 USDC」
– @Moomsxxx(89.2K 粉絲 · 2.1M 曝光 · 2025-09-29 15:39 UTC)
查看原文貼文
意義解讀: 這對機構採用來說是利多,USDe 在交易所的供應量佔其 143 億美元總供應的 28%。對 USDC 則是利空,Bybit 上 USDe/USDC 比率達 1.7,遠高於幣安的 0.46。值得關注的是自 10 月 11 日崩盤以來,中心化交易所供應量已下降 49%。

3. @YOYO_uu9:35% 脫鉤後的「死亡螺旋」恐慌 ⚠️

「Ethena USDe(2025)與 Luna 當年 UST 的情況相似」
– @YOYO_uu9(217K 粉絲 · 3.8M 曝光 · 2025-10-11 15:28 UTC)
查看原文貼文
意義解讀: 結構性風險引發看空情緒。10 月 11 日的崩盤暴露了 USDe 在資金利率轉負時,delta-neutral 模型的脆弱性。不過,儲備金仍維持 101% 抵押率(詳見CoinJournal)。


結論

市場對 USDe 的看法呈現兩極化——一方面讚揚其超過 10% 的年化收益率和快速增長的中心化交易所供應量,另一方面則質疑其在壓力測試下的穩定性。雖然 40 億美元的交易所儲備和幣安的整合顯示出一定的生命力,但該協議仍需證明其收益機制並非「曇花一現」。請密切關注 USDe/USDT 資金利率差,持續的負利率可能再次引發脫鉤恐慌。


USDe 的最新消息是什麼?

摘要

Ethena 的 USDe 穩定幣迅速崛起,成為市場上的重要競爭者,兼顧成長與穩定性。最新動態如下:

  1. USDe 躍升為第3大穩定幣(2025年10月24日) — 市值突破122.6億美元,超越 DAI。
  2. Ethereal 去中心化交易所推出 USDe 交易(2025年10月22日) — Alpha 版本支援 USDe,提供槓桿收益策略。
  3. 團隊擴編推新產品(2025年10月21日) — 招募新成員,計劃推出兩款與 USDe 規模相當的新創產品。

深度解析

1. USDe 躍升為第3大穩定幣(2025年10月24日)

概述:
USDe 市值飆升至122.6億美元,成為僅次於 USDT 和 USDC 的第三大穩定幣。其合成模型由加密資產與衍生品支持,六個月內吸引了72%更多的錢包用戶。雖然在一次閃崩中短暫脫鉤,但透過改進的抵押品管理,USDe 成功穩定在1美元錨定價位。

意義:
這提升了 USDe 作為去中心化穩定幣的信譽,成為法幣支持穩定幣的替代方案。然而,合成模型仍容易受到市場劇烈波動影響,需持續強化風險控管。詳情請參考 Santiment

2. Ethereal 去中心化交易所推出 USDe 交易(2025年10月22日)

概述:
Ethena 社群認可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Ethereal 推出主網 Alpha 版本,支援基於 USDe 的現貨與永續合約交易。該平台將未來15%的代幣供應分配給 ENA 持有者,將 USDe 的應用與 Ethena 生態系緊密結合。

意義:
此舉強化了 USDe 在去中心化金融(DeFi)中的地位,提供收益疊加機會(如質押獎勵加交易手續費)。不過,依賴自有應用鏈 Ethereal Chain 也帶來技術上的挑戰。詳情請參考 The Defiant

3. 團隊擴編推新產品(2025年10月21日)

概述:
Ethena 宣布團隊規模擴大50%,新增安全、工程與業務開發職位。計劃在三個月內推出兩款可能與 USDe 規模相當的新產品。

意義:
這顯示 Ethena 積極投入研發,目標多元化並推動機構採用。來自 Binance Labs 與 Fidelity 的支持提升了項目可信度,但執行過程仍存在風險。詳情請參考 Yahoo Finance

結論

USDe 的快速成長反映出市場對高收益且原生加密穩定幣的需求,但其合成結構同時帶來挑戰。隨著新產品推出與交易所整合,USDe 能否在面對監管壓力與市場波動時持續保持動能,值得持續關注。


USDe 的路線圖上的下一步是什麼?

簡要摘要

Ethena USDe 的發展路線圖聚焦於擴展實用性、符合法規要求以及生態系統的成長。

  1. Mastercard 整合(2025 年第 4 季) — 透過 UR Global 的新型數位銀行應用程式,在超過 45 個國家實現 USDe 支付功能。
  2. JupUSD 發行(2025 年第 4 季) — 與 Jupiter 合作推出基於 Solana 的穩定幣,深化去中心化金融(DeFi)整合。
  3. 費用開關啟動(待定) — 當達成交易所採用標準後,ENA 持有者將可分享協議收益。
  4. 新產品發布(2026 年第 1 季) — 預計推出兩款產品,聚焦於擴展性與收益優化。

詳細解析

1. Mastercard 整合(2025 年第 4 季)

概述: Ethena 與新型數位銀行 UR Global 合作,將 USDe 整合進其應用程式,使用者可在 USDe 與法幣間免費兌換,並預計於 2025 年 10 月底至 11 月初支援 Mastercard 直接支付給商家(詳見 UR Global)。用戶持有 USDe 餘額最高可獲得 5% 年利率。
意義: 此舉有助推動 USDe 在零售支付與 DeFi 收益間的橋接,對 USDe 採用率具正面影響。但同時也面臨穩定幣在傳統金融中可能遭受的監管審查風險。

2. JupUSD 發行(2025 年第 4 季)

概述: Ethena 與 Jupiter 將推出 JupUSD,這是一款基於 Solana 區塊鏈的穩定幣,初期以受監管的 USDtb 作為抵押,未來將加入 USDe 作為抵押資產。JupUSD 將成為 Jupiter Mobile 與 Meteora 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主要流動性代幣(詳見 Jupiter)。
意義: 對 USDe 在跨鏈領域的地位有中性偏多的正面影響,但同時也可能在 Ethena 生態系統內引發 JupUSD 與 USDe 之間的競爭。

3. 費用開關啟動(待定)

概述: Ethena 的費用開關功能將允許 ENA 持有者分享協議收入,目前正等待與四家衍生品交易量排名前五的交易所完成整合,已確認 Binance 與 Bybit,其他交易所仍在等待中(詳見 Yahoo Finance)。
意義: 若成功啟動,將推升 ENA 需求並帶來正面影響,但若延遲可能影響市場情緒。目前協議每月收入約為 6100 萬美元(2025 年 8 月數據)。

4. 新產品發布(2026 年第 1 季)

概述: Ethena 計劃在三個月內(至 2026 年 1 月)推出兩款新產品,據透露將聚焦於機構結算層(Converge layer)與收益策略優化(詳見 ParaNewsTr)。
意義: 有助於推動總鎖倉價值(TVL)成長,但由於 USDe 依賴衍生品市場的穩定性,執行風險仍然存在。

結論

Ethena USDe 的發展路線圖重點在於提升實際應用(支付與機構採用),同時積極應對監管挑戰。費用開關與 JupUSD 的推出,有望鞏固其作為前三大穩定幣的地位,但交易所整合與產品執行將是關鍵。隨著歐洲 MiCA 規範趨嚴,USDe 的混合模式能否抵禦監管壓力,仍有待觀察。


USDe 的代碼庫中有什麼最新的更新?

摘要

近期的程式碼更新主要聚焦於安全性、質押機制以及協議整合。

  1. Liquid Leverage 整合(2025年7月29日) – 透過 Aave 啟用使用 sUSDe/USDe 的槓桿收益農耕。
  2. StakedUSDeV2 升級(2025年7月) – 新增14天解除質押冷卻期及獎勵分期釋放機制。
  3. 鑄幣安全大改(2025年) – 引入每區塊鑄造/贖回上限及守門人角色。

深入解析

1. Liquid Leverage 整合(2025年7月29日)

概述:
Ethena 在 Aave 平台上推出 Liquid Leverage,允許用戶存入 sUSDe/USDe(各半)以獲得放大收益(約5倍槓桿下年化收益率約50%)。

此更新解決了 sUSDe 7天解除質押冷卻期的限制,允許部分 USDe 流動性用於風險管理。用戶需借入穩定幣(USDC/USDT)並進行循環操作,才能獲得獎勵。

意義:
這對 USDe 是利多消息,因為它鼓勵資本效率並降低流動性風險。追求收益的用戶可同時參與質押與槓桿策略,提升資產運用彈性。
來源

2. StakedUSDeV2 升級(2025年7月)

概述:
StakedUSDeV2 合約新增功能包括:

意義:
此改動對 USDe 影響中性,因為它在提升安全性(減少恐慌性拋售)與降低靈活性之間取得平衡。機構投資者獲得更穩定的環境,但一般用戶需面對較長的提款等待時間。
來源

3. 鑄幣安全大改(2025年)

概述:
EthenaMinting.sol 合約新增:

意義:
這對 USDe 是利多,因為它降低了被駭風險(例如私鑰遭盜用導致每區塊最高損失30萬美元),同時維持去中心化的鑄幣機制。
來源

結論

Ethena 的程式碼更新優先考量風險控制(冷卻期、守門人機制),同時擴展 DeFi 協議整合(如 Aave)。專注於機構級安全與收益創新,使 USDe 成為兼具穩定幣與收益引擎的混合型資產。未來監管政策明朗後,將如何影響其合成美元模型,值得持續關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