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是 XLM?
摘要
Stellar (XLM) 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區塊鏈平台,旨在透過快速且低成本的交易,連結全球金融系統,並實現實體資產的代幣化。
- 專為金融設計 – 專注於跨境支付及機構級資產代幣化。
- 獨特共識技術 – 採用節能的 Stellar Consensus Protocol (SCP),交易確認時間僅需3至5秒。
- 實際應用價值 – 透過與 Visa、WisdomTree 等合作,支持穩定幣、匯款及合規金融產品。
深入解析
1. 核心目標與價值
Stellar 致力於架起傳統金融與區塊鏈之間的橋樑,實現低成本、幾乎即時的全球交易。與一般用途的區塊鏈不同,Stellar 專注於:
- 跨境支付:與 MoneyGram 等合作夥伴使用 Stellar 進行匯款(詳見 Stellar.org)。
- 實體資產代幣化(RWA):鏈上管理超過5.22億美元的實體資產,包括 Franklin Templeton 管理的3.8億美元 BENJI 基金(參考 CoinDesk)。
- 金融包容性:透過「錨點」(受監管的實體,負責將法幣轉換為數位資產)服務未受銀行服務覆蓋的人口。
2. 技術與架構
- Stellar Consensus Protocol (SCP):採用聯邦拜占庭協議模型,節點以「法定切片」方式投票,無需挖礦或質押。
- 速度與成本:每秒可處理超過1,000筆交易,手續費低至0.000001美元(參考 Gate.io)。
- Soroban 智能合約:基於 Rust 語言的智能合約平台,專為去中心化金融(DeFi)及企業應用設計,強調安全性與擴展性,並於 Protocol 20 後推出(詳見 Stellar.org)。
3. 生態系統與應用案例
- 穩定幣:支持合規的穩定幣,如 USDC 及 Société Générale 發行的歐元穩定幣 EURCV。
- 機構採用:Visa 利用 Stellar 進行結算,WisdomTree 則將追蹤標普500指數的基金代幣化(參考 The Defiant)。
- 去中心化交易所(DEX):內建訂單簿,允許用戶直接交換資產,無需中介。
結論
Stellar 是一個專為合規金融打造的區塊鏈基礎設施,強調交易速度、合規性與互操作性。雖然 XLM 作為網絡的實用代幣,用於支付手續費和提供流動性,但 Stellar 真正的創新在於連結傳統金融系統與去中心化技術。隨著全球金融逐步數位化,Stellar 聚焦於實際應用的策略,能否超越以投機性 DeFi 為主的競爭者,值得持續關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