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RT 的價格為什麼下跌?
摘要
The Graph (GRT) 在過去24小時內下跌了2.09%,表現落後於整體加密貨幣市場(-0.33%)。主要原因包括:
- 技術面疲弱 — 價格低於關鍵移動平均線
- 板塊輪動 — 市場情緒中性,投資者偏好比特幣勝過其他山寨幣
- 競爭壓力 — 新興數據協議挑戰GRT的市場地位
- DePIN/人工智慧熱度降溫 — 相關板塊出現獲利了結
深度解析
1. 技術面分析(偏空影響)
概況: GRT目前交易價格為0.0651美元,低於30日簡單移動平均線(SMA)0.073美元及200日SMA 0.091美元。相對強弱指標(RSI-14)為43.35,顯示動能中性,尚未出現超賣反彈。
意義: 持續低於30日SMA代表短期賣方力量較強。200日SMA與現價相差約29%,反映長期趨勢偏空。成交量疲弱(24小時僅2,650萬美元)進一步證明市場缺乏信心。
關鍵價位: 若能收復0.073美元(30日SMA)以上,或有反轉契機;若失守,則可能回測6月低點附近的0.05美元。
2. 山寨幣市場情緒變化(影響混合)
概況: 比特幣主導率升至59.06%(24小時內上升0.17%),而山寨幣季節指數降至28,明顯處於「比特幣季」階段。
意義: 在宏觀不確定性下,資金持續從中型山寨幣(如GRT)流向比特幣。GRT過去30天下跌19.62%,與山寨幣中位數-18.3%(資料來源:CoinGlass)相近,顯示整體板塊承壓,而非GRT個別問題。
3. 競爭威脅浮現(偏空影響)
概況: Covalent (CXT) 與 SubQuery 在去中心化數據索引領域獲得關注,2025年第二季Covalent處理超過170億次API調用,超過The Graph的118億次季度查詢量。
意義: 新進者提供更便宜且更快速的解決方案,對GRT利潤空間造成壓力。儘管GRT擁有先發優勢,但其過去90天下跌35.98%,顯示投資人對其在模組化數據基礎設施領域的競爭力存疑。
結論
GRT的價格下跌反映出技術面阻力、資金輪動及競爭加劇等多重因素,儘管其核心的數據索引功能對Web3生態仍具關鍵價值。關鍵觀察點: GRT能否守住0.064美元的費波納契支撐位(2025年波段高低點的50%回撤),以避免更深的修正?
哪些因素可能影響未來的 GRT 價格?
簡要摘要
The Graph 正處於 Web3 數據發展的關鍵轉折點,未來有多項重要推動因素:
- 人工智慧與跨鏈整合 — 2025 年 7 月透過 Chainlink CCIP 推出的多鏈質押及新 AI 工具,將提升實用性。
- 法規利多 — 美國政策於 2025 年 8 月將「網路代幣」納入認可範疇,有助降低系統性風險。
- 競爭壓力 — 如 SubQuery 等競爭者瞄準多鏈索引市場,對 GRT 的領先地位構成挑戰。
深入解析
1. 人工智慧與跨鏈擴展(看多影響)
概述: The Graph 在 2025 年 7 月推出了 MCP(AI 數據連接器)、用於加密應用的 Hypergraph,以及透過 Chainlink CCIP 實現的跨鏈 GRT 轉移。未來將推出以 SQL 為基礎的數據引擎,簡化複雜查詢;同時,透過 Substreams 與 Solana 整合,索引延遲降低了 10 倍。
意義: 這些升級解決了開發者面臨的關鍵問題(如 RPC 速度慢、數據分散),並將 GRT 定位為去中心化應用與 AI 代理的燃料。若採用率提升,查詢費用和質押需求增加,將進一步收緊流通供應——目前 11.38 億 GRT 中已有 10.56 億在流通中(詳見 The Graph)。
2. 法規認可(影響複雜)
概述: 2025 年 8 月白宮報告將 GRT 定義為「網路代幣」而非證券,強調其在去中心化基礎設施中的角色。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(SEC)對 AI 相關代幣的持續審查,仍帶來不確定性。
意義: 更明確的法規分類有助於降低 GRT 在美國交易所下架的風險(美國市場佔 GRT 交易量的 38%)。然而,The Graph 被納入 Grayscale 的去中心化 AI 基金(佔比 6.2%),使其與監管趨嚴的領域緊密相連,波動性可能加大。
3. 市場份額威脅(看空風險)
概述: SubQuery 於 2025 年 7 月推出涵蓋 300 多條鏈的多鏈索引服務及智能 AI 工具,直接挑戰 The Graph 的核心業務。同時,GRT 在 DePIN 領域的市場地位下降至第六名(市值 19.3 億美元,低於 ICP 的 43 億美元)。
意義: 雖然 The Graph 每季仍處理約 118 億次查詢(參考 Messari),但若無法維持開發者忠誠度,將可能失去區塊鏈索引市場約 63% 的份額。若競爭者成功搶占 Monad、Sonic 等新興鏈,價格風險將進一步加劇。
結論
The Graph 的價格走勢將取決於其 AI 路線圖的執行力及對靈活競爭者的防禦能力。請密切關注 2025 年第四季 CCIP 跨鏈質押的進展——若成功,將釋放約 2.2 億美元的 GRT 流動性。該協議的先發優勢是否足以彌補其相較新競爭者較慢的 L2 採用速度,仍有待觀察。
人們對 GRT 有什麼看法?
簡要重點
The Graph 社群對未來走勢意見分歧,部分看好基礎建設發展,部分則對價格表現持保留態度,以下是近期熱門話題:
- 開發者熱議透過 Chainlink 整合推動跨鏈擴展
- 交易者關注 $0.09 美元關鍵支撐位
- 競爭對手如 SubQuery 微妙地質疑 GRT 的市場覆蓋範圍
深入解析
1. @graphprotocol:跨鏈動能增強(看多)
「GRT 將透過 Chainlink CCIP 實現跨鏈,支持在 Arbitrum、Base 和 Solana 上質押」
– @graphprotocol(28.3 萬粉絲 · 1.24 萬曝光 · 2025-07-11 19:29 UTC)
查看原文
意義說明: 2025 年 5 月 Chainlink CCIP 的整合,讓 GRT 能在 Solana 及以太坊第二層(L2)網絡上運作,隨著開發者採用多鏈工具,GRT 的實用性有望提升。支持超過 90 條鏈,可能帶動新的查詢費用需求。
2. @johnmorganFL:分析型代幣競爭(中立)
「GRT 第二季查詢量達 110 億,但 ARKM 的情報賺取模式對其主導地位構成壓力」
– @johnmorganFL(8.9 萬粉絲 · 7200 曝光 · 2025-07-16 12:17 UTC)
查看原文
意義說明: GRT 仍是索引領域的領頭羊,擁有超過 16.8 萬名委託者,但新興代幣如 Arkham (ARKM) 在特定分析市場逐漸獲得關注,帶來競爭壓力。
3. CoinMarketCap 分析:技術面疲弱顯現(看空)
「若無法守住 $0.0900,恐跌至 $0.0890,動能指標缺乏信心」
– CMC 社群貼文(1.91 萬次瀏覽 · 2025-08-19 09:21 UTC)
意義說明: 儘管月交易量成長 34%,GRT 過去 90 天價格下跌近 35%,反映交易者心態謹慎。$0.08 至 $0.09 區間吸收了 2025 年 72% 的交易量,成為關鍵心理支撐區。
結論
市場對 GRT 的看法呈現分歧——看好其多鏈實用性的擴展,但對短期價格表現持保留。開發活動活躍(第三季子圖部署增長 30%)與市場結構疲弱(每日 RSI 指數為 42.1)形成對比。請密切關注 $0.09 支撐位:若持續跌破,可能引發止損連鎖反應;若守穩,則有望吸引協議支持者持續買入。
GRT 的最新消息是什麼?
簡要摘要
The Graph 正在推動機構採用與人工智慧整合,同時穩固其在去中心化基礎設施中的關鍵角色。以下是最新動態:
- Grayscale 將 GRT 納入 AI 基金(2025 年 10 月 9 日) — 隨著 GRT 加入 Grayscale 的去中心化 AI 基金,機構投資曝光度提升。
-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(SEC)支持 DePIN 項目(2025 年 9 月 30 日) — 監管明確性提升了 GRT 在去中心化基礎設施中的應用價值。
- Hypergraph 與 Solana 整合(2025 年 7 月 11 日) — 技術升級強化跨鏈數據索引,促進 AI 與去中心化金融(DeFi)發展。
深入解析
1. Grayscale 將 GRT 納入 AI 基金(2025 年 10 月 9 日)
概述: Grayscale 調整其去中心化 AI 基金組合,新增 Story (IP) 並保留 GRT(佔比 6.2%)。該基金同時持有 NEAR、Bittensor、Render 及 Filecoin,反映機構對 AI 與區塊鏈結合資產的需求。
意義: GRT 被納入受監管的投資產品,如 Grayscale 基金,代表其作為 AI 與數據基礎設施資產的成熟度提升。不過,GRT 的佔比低於 NEAR(25.8%)與 Bittensor(22.1%),顯示市場視其為輔助角色,而非核心 AI 代幣。
(資料來源:Crypto.News)
2.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(SEC)支持 DePIN 項目(2025 年 9 月 30 日)
概述: SEC 委員 Hester Peirce 表示,像 GRT 這類 DePIN 代幣屬於實用型資產,而非證券,因其用於激勵去中心化實體基礎設施網絡的貢獻者。
意義: 此立場降低了 GRT 的監管風險,因為它支持 The Graph 的去中心化數據索引功能。SEC 對 DoubleZero(另一 DePIN 項目)發出的無執法行動信函,為 GRT 在補償網絡參與者時避免證券法問題樹立了先例。
(資料來源:CoinGape)
3. Hypergraph 與 Solana 整合(2025 年 7 月 11 日)
概述: The Graph 推出 Hypergraph(專注隱私的應用框架),並將 Substreams 擴展至 Solana,實現數據索引速度提升 10 倍。同時引入 GRC-20 新數據標準及 AI 查詢工具。
意義: Solana 的整合擴大了 GRT 在高速生態系的應用範圍,而 AI 工具則讓 GRT 能滿足 AI 智能代理對鏈上數據的需求。不過,來自集中式平台如 Dune Analytics 的競爭仍是一大挑戰。
(資料來源:The Graph)
結論
The Graph 正在獲得機構投資者的關注與監管支持,同時推進跨鏈與 AI 技術發展。儘管 GRT 價格仍比 2024 年高點低約 80%,其在 DePIN 與 AI 生態系中的基礎設施角色有望帶動新一波需求。Solana 的開發者活躍度是否能轉化為整合後 GRT 的持續應用,值得關注。
GRT 的路線圖上的下一步是什麼?
簡要重點
The Graph 的發展持續推進,包含以下重要里程碑:
- 透過 CCIP 實現跨鏈質押(2025 年第 4 季) — 支援在 Solana、Arbitrum 和 Base 上進行 GRT 質押。
- SQL 驅動的資料引擎(2026 年) — 提供高效能查詢基礎設施,專為企業應用設計。
- 自然語言圖譜助理(Beta 版 2026 年第 1 季) — 利用 AI 以無需編碼的方式查詢區塊鏈資料。
詳細解析
1. 透過 CCIP 實現跨鏈質押(2025 年第 4 季)
概述: The Graph 正在整合 Chainlink 的跨鏈互操作協議(CCIP),使 GRT 能夠在 Solana、Arbitrum 和 Base 等多個區塊鏈間轉移與質押。這將打通以太坊生態系與新興鏈的連結,擴大 GRT 作為跨鏈資產的應用範圍(The Graph, 2025 年 7 月)。
意義: 這對 GRT 是利多消息,因為跨鏈功能有望吸引 Solana 及 Layer 2 網路的開發者,提升 GRT 作為手續費及質押代幣的需求。不過,部署橋接基礎設施可能會面臨延遲風險。
2. SQL 驅動的資料引擎(2026 年)
概述: The Graph 計畫升級其索引層,加入 SQL 支援,讓開發者能用傳統資料庫語法查詢區塊鏈資料,降低企業採用門檻。
意義: 這對 The Graph 來說是中性偏利多,因為 SQL 整合有助於擴大用戶群,超越純加密領域的團隊。不過,成功與否取決於現有基於 GraphQL 的子圖能否順利遷移。
3. 自然語言圖譜助理(Beta 版 2026 年第 1 季)
概述: 將推出 AI 驅動的介面,讓使用者能用自然語言查詢鏈上資料(如錢包餘額、NFT 擁有權),無需撰寫程式碼(The Graph, 2025 年 7 月)。
意義: 若能推動主流使用,對 GRT 是利多,但成功關鍵在於 AI 的準確度與反應速度。此外,Dune AI 和 Goldsky 等競爭者也帶來挑戰。
結論
The Graph 正聚焦於跨鏈互操作性、企業級工具與 AI 易用性,鞏固其作為 Web3 資料層的地位。雖然技術執行仍有風險,但這些升級符合去中心化資料基礎設施日益增長的需求。GRT 能否快速從多鏈 AI 應用中獲取價值,值得持續關注。
GRT 的代碼庫中有什麼最新的更新?
簡要重點
The Graph 的程式碼基礎進行了重大更新,強化了多鏈數據存取與跨鏈功能。
- Token API Beta 第四版(2025年7月11日) — 新增支援 Solana 的 SPL 代幣、Avalanche 的 NFT/代幣數據,以及 Uniswap V4 的價格資訊。
- Hypergraph 啟動(2025年7月11日) — 推出以隱私為核心的應用程式及 GRC-20 標準,用於跨鏈知識共享。
- Chainlink CCIP 整合(2025年5月23日) — 使 GRT 可在 Solana、Arbitrum 和 Base 之間跨鏈轉移與質押。
詳細解析
1. Token API Beta 第四版(2025年7月11日)
概述: 擴展了多鏈數據端點,簡化了以代幣為中心的應用開發。
此版本新增了對 Solana SPL 代幣的支援(包括轉帳、交換與餘額查詢)、完整的 Avalanche NFT/代幣數據,以及來自 Uniswap V4 的開盤、最高、最低、收盤(OHLC)價格資料。開發者現在可以輕鬆建立投資組合追蹤器或分析儀表板,無需管理多個 API。MCP(Managed Chain Provider)輸出格式也進行了標準化,提升一致性。
意義:
這對 GRT 是利多消息,因為降低了 Solana 開發者使用 The Graph 基礎設施的門檻,可能帶動查詢需求增加。更完善的價格數據也有助吸引需要即時分析的 DeFi 項目。
(來源)
2. Hypergraph 啟動(2025年7月11日)
概述: 一個注重隱私的框架,具備本地加密和跨鏈數據組合能力。
Hypergraph 整合了 GRC-20 標準,這是一種連結錢包、內容與聲譽的跨鏈知識標準。它支援離線應用功能(例如健康應用),並透過 MCP 伺服器提供 AI 驅動的查詢服務。Substreams 現在能以 10 倍速度索引 Solana 數據,減少對昂貴 RPC 呼叫的依賴。
意義:
這對 GRT 來說屬於中性偏多的消息。隱私功能擴大了企業應用場景,但實際採用程度取決於開發者是否願意將現有的子圖(subgraphs)遷移到 Hypergraph 新框架。
(來源)
3. Chainlink CCIP 整合(2025年5月23日)
概述: 使 GRT 能在 Solana、Arbitrum 和 Base 之間進行跨鏈轉移。
此整合允許 GRT 用於跨鏈質押、委託和查詢費支付。Solana 開發者現在可以用 GRT 支付費用,促進生態系統間的激勵一致性。
意義:
這對 GRT 是利多,因為提升了其在多鏈環境中的實用性。不過,完整功能的實現仍依賴 The Graph 跨鏈橋接基礎設施的部署,存在一定的執行風險。
(來源)
結論
The Graph 正在優先推動多鏈互通性(如 Solana 整合)與 AI 準備的數據基礎設施(Hypergraph)。這些更新使 GRT 成為跨鏈去中心化應用的核心支柱,但仍需關注 CCIP 上線後的查詢量和質押活動等採用指標。Solana 開發者會多快利用 The Graph 擴展的工具,將是未來觀察的重點。